鞠婧祎、陈都灵谁赢了
好看
陈都灵的簪花造型,猜测其灵感来源于周昉《簪花仕女图》的这个造型,这个造型在影视剧里经常被模仿,但很少能超越,业界认为,这幅画创作风格推测为五代,不会早于晚唐。这个造型最大的精髓就是“峨髻”,如果发髻不能达到一定高度,就会显得花大、头小,比例不协调。
如果只是高髻那么唐代高髻多到不胜数,那“峨髻”到底是啥意思?峨就是高而耸,高到比我们常见能看到的高髻都要高,如此之高那么必然高处不胜寒。当时通过享乐来粉饰太平的风气,以夸张妆造来突显贵族间的靡靡之风。可以看到,类似画作和俑像作品里,这种发髻都是至少大于或等于一个脸长的。
造型舒适不舒适,比例和平衡很重要。有网友将陈都灵的簪花造型稍微后期调整了下,可以看出,这样调整后的确发型的视觉比例会舒适很多,增加了U型对钗之后,整体造型也会向两侧平衡,在一定程度上,和发髻的高度、簪子的宽度,形成一个视觉平衡。这个造型为什么这么火?还引得无数影视角色的造型纷纷效仿,其实早在八九十年代,很多唐风影视剧早期参照的就是这幅画里的簪花造型。可以看出,哪怕现代跨度二三十年,经典的造型依旧是经久不衰的,这也足以见得传统服饰造型的魅力。
所以荧屏上出现很多簪花高髻、大袖衫、诃子衫裙的搭配,说这幅画的造型是“影视剧唐代妆造灵感鼻祖”,的确不为过。现在也有拿束至齐胸的衫裙来替代造型的,比如陈都灵这组造型搭配的服饰、用的就是大袖衫、窄腰头衫裙的设计。而鞠婧祎这款簪花造型,则是唐宋常见的发髻式样,类似造型在《珠帘玉幕》《五福临门》的影视角色造型就常见到,前区为明显对分式样,头顶盘发髻,这样可以拉长整个造型的视觉宽度。
簪花造型还有一个要素就是花,花太大太小、颜色是否适宜以及数量多少比例不协调的话,都无法完整演绎整个造型的精髓,而且很容易造成造型失重感。在前人绘画作品里,可以看出如果不是那么高的峨髻,其实簪小花点缀也是合适的,另外搭配鬟髻,也可以增加一些造型的花样。花的颜色,重了会显得庄重,轻些便会显得活泼。所以这二人的簪花造型,可以说是平分秋色、各有千秋,毕竟每个人的造型也会根据脸型进行实际调整。

查看全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