螃蟹有八不吃!

好看
我们俗称的大闸蟹,学名中华绒螯蟹,是一种河蟹,也被称为河蟹、毛蟹或清水蟹。这种螃蟹在中国的多个地区广泛分布,尤其以长江水系产量最大,口感最鲜美。大闸蟹的名字来源于古代捕蟹的方式。早期渔民在捕蟹时会设置竹编的簖,并在夜里放一盏灯,利用螃蟹喜光的特性捕蟹。这种“簖”被称为“闸”,因此这种螃蟹被称为“大闸蟹”。
1、死蟹、隔夜蟹绝不吃 螃蟹一般都是当天进货,当天销售一空,也有的商贩遇到生意不好,出现滞销囤货的情况,难免会有死蟹、隔夜蟹。这时候,便有一些不良商贩开始搞促销,死蟹比正常活蟹便宜数倍,有的人便经不住诱惑,买死蟹回家吃。螃蟹死后的僵硬期和自溶期大大缩短。其体内的细菌会迅速繁殖并扩散到蟹肉中,使得蟹肉里的蛋白质分解产生组胺。蟹体内积累的组胺越多,毒性越大,而且即使煮熟煮透,毒素仍不易被破坏。因此,食用死蟹可能诱发呕吐、腹痛、腹泻情况。除此之外,垂死的蟹也最好别买。
2、体寒的人不吃 螃蟹是寒性食材,有的人是寒性体质,平时经常出现手脚冰冷的情况,这种寒性体质的人尽量少吃或不吃螃蟹。哪怕是身体较好的人们,平时吃螃蟹也要搭配“姜醋汁”蘸食。这是因为姜性温热,正好中和螃蟹的寒性,醋汁除了帮助消化之外,也能起到杀菌的作用。
3、螃蟹的这4个部位不吃 螃蟹虽然是甲壳动物,但是内脏俱全,吃螃蟹时,必须除尽蟹鳃、蟹心、蟹胃、蟹肠四样部位。
4、尿酸过高的人不吃 螃蟹属于中嘌呤食物(25~150mg/100g),嘌呤含量在82mg/100g左右,与我们常吃的猪肉、牛肉等食物在一个档次。而很多人爱吃的蟹黄,是母蟹的肝脏和卵巢的组合体,嘌呤含量远高于螃蟹肉,属于高嘌呤食物(≥150mg/100g)。螃蟹虽然不是引发痛风的“元凶”,但也是导致突发疾病的“帮凶”。因而,不论病情如何,痛风患者和高尿酸血症者都忌(少)食用螃蟹。
5、容易过敏的人不吃 大闸蟹是高致敏性食物,其体内含有多种蛋白质,这些蛋白质容易引起人体免疫系统的反应,导致过敏症状。特别是大闸蟹中的某些蛋白质,如原肌球蛋白和精氨酸,被认为是主要的过敏原。对于有食物过敏史、蛋白质过敏史或哮喘等过敏性疾病的人群,食用大闸蟹可能会诱发严重的过敏反应,如荨麻疹、风疹、喉痉挛、哮喘、腹泻等。此外,有些人即使之前没有出现过过敏症状,也可能在特定时期或因免疫状态变化而突然出现过敏反应。
6、吃柿子后不吃 鲜美的螃蟹,还有清甜的柿子,这两种应季的美食不宜一起吃。柿子含有大量的鞣酸,而大闸蟹富含蛋白质。当这两种食物同时食用时,柿子中的鞣酸与大闸蟹中的蛋白质结合,形成不易消化的鞣酸蛋白,可能导致腹痛、呕吐等症状。此外,从中医的角度来看,大闸蟹和柿子都属于寒性食物,同时食用可能会引起胃寒、腹痛等不适症状。然而,也有观点认为,这种食物相克的说法并没有科学依据,只是在特定条件下,如大量食用未成熟的涩柿子和高蛋白的大闸蟹时,可能会出现不适。因此,对于脾胃虚寒或消化功能较弱的人群,建议避免同时食用这两种食物,以免引起不适。
7、生螃蟹不吃 螃蟹生长在江河湖泊里,又喜食小生物、水草及腐烂动物,蟹的体表、鳃部和胃肠道难免会沾染细菌、病毒等致病微生物。如果是生吃、腌吃或醉吃螃蟹,都有可能感染一种名为肺吸虫病的慢性寄生虫病。而感染后,肺吸虫寄生在肺里,会刺激或破坏肺组织,能引起咳嗽,甚至咯血;若再侵入脑部,则可能引起瘫痪!据专家考察,生吃蟹,肺吸虫感染率高达71%;吃腌蟹和醉蟹,肺吸虫感染率高达55%;而把螃蟹稍加热后就吃,肺吸虫感染率降为20%。所以,吃完全蒸煮熟的螃蟹是最卫生安全的。蒸煮螃蟹时要注意,在水开后再煮20分钟左右,煮熟煮透才可能把蟹肉的病菌杀死。
8、喝啤酒时不吃 啤酒搭配螃蟹,除了容易出现胃肠问题之外,还是双重升高尿酸的搭配。 吃螃蟹,最应该饮用的是黄酒,不仅可以黄酒与大闸蟹的搭配能够相互中和,温寒相抵,还能帮助增鲜去腥,也可以少量喝点白酒或葡萄酒。 文章来源:中国医学论坛报
查看全文
相关推荐
时间公主拥有四重人格
3236
60860 已阅读
此心安处是吾乡
7769
84560 已阅读
林允演绎大女主
5260
41604 已阅读
随心百变穿搭的天花板
4575
16266 已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