流浪狗救助流程!
好看
“这里有一只狗狗受伤了,你们可以来救一下吗?”
“我捡到一只奶狗,你们可以收留一下吗?”
“这只小奶猫看着好可怜,你们可以带走吗?”
流浪猫狗的泛滥是一个社会问题。然而,什么才叫救助?遇到需要帮助的流浪动物,我们要怎么做?目前在动物救助方面,广为各公益救助组织认可的是“第一救助人”原则。通俗来讲,第一救助人是第一个发现救助对象、有意愿进行救助并参与整个救助过程的人。整个救助过程包括“发现-抓捕-就医-领养/寄养-回访”五个过程。第一救助人也为第一责任人。
一、为什么要有这个原则?
1、必要性
和其他救助组织一样,团队所进行的救助活动完全为非营利行为,在各个阶段具有自愿性和无偿性。每一次救助都是大家志愿服务,善心汇集,以接力的形式共同完成。然而,我们并非专业的社会组织,只是和您一样的小动物爱护者,我们没有人力、物力、财力支持,救助活动均为完全自发发起,人手不足、资金不足是常态,活动经费几乎完全依靠成员发布个人求助信息的筹款,而诱捕、寄养、治病、送养、安置等环节产生的费用经常超出筹款所得,这些超出部分均由成员自行垫付。校内的流浪动物就是一个不小的数目,校外的更是数不胜数,若每一场救助都是“第一发现人简单告知后离开,团队承担所有救助任务”,我们无法肩负这样的重担。
2、有效性
作为流浪动物的第一发现人,救助人掌握最充分且直观的信息,对于救助对象的位置、伤势、现场情况都更加了解。如需送医,在现场的救助人处理也更直接迅速。避免出现救助组织赶往支援时间过长导致错过最佳医治时间。
二、怎么做?
真正的救助包括“发现、处理、安置”等步骤。
1、在发现阶段
第一救助人根据救助对象的位置、伤势、现场情况,对“是否是流浪动物”“如何受伤”“伤势是否严重”等问题做出判断,并进一步决策是否开展救助、如何救助等问题。
2、在处理阶段
若是亲人的动物,可直接带至医院进行治疗。若是不亲人,可考虑通过诱捕笼、抓捕网等进行抓获,实在难以抓获时,可以请吹麻师进行吹麻后,再进行后续操作。在医院的选择上,可送往熟悉的、交通便利的医院,也可以前往团队合作的医院,可尽可能地减轻资金负担。
3、在安置阶段
条件允许且家人同意的情况下,安置在家中;寻找领养,找到领养前暂时寄养在宠物医院;送往救助站,自筹或众筹助养费用。在此过程中,“第一救助人”原则并非要求第一救助人完全由自己承担所有费用和责任,任何阶段,救助人都可以寻求亲友、救助团队及社会各界的帮助。
善心是救助中必不可少的环节,但它只是救助的第一步,如果发出善心,而让别人去买单,则在道德绑架他人。救助不是“你们”,而是“我们”。我们伸出援手,我们付出行动,我们共同守护需要爱与帮助的流浪动物。

查看全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