喜羊羊的来时路

好看
在诞生时,《喜羊羊与灰太狼》曾一度风靡于电视荧屏,随后进入大银幕,创造了国产动画电影的新纪录,但又在之后多年缺席大银幕。这个起源于“狼吃羊”追逐设定的子供向动画,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。在竞争激烈动画电影市场,《喜羊羊与灰太狼》的电影重启并不轻松。
《喜羊羊与灰太狼》最初只计划制作40集,但由于持续高涨的人气,制作团队不断延续故事,至今已经制作了数千集,黄伟明认为这是出于大家对这个IP的喜爱,“当时有一个想法,大家喜爱我们就继续做下去。”
不过作为当时的国漫,却很难在刚刚起步的动画产业获得巨大的商业收益。黄伟明曾评价动画所处的境地:“2009年以前,大家只是知道有这部动画,但没有市场给予价值体现。”这和动画市场整体所经历的环境有关,当时《喜羊羊与灰太狼》每集的制作成本仍高达3万元以上。可电视台收购动画的价格却极低,有的地方台每分钟收购价格只有二三十元,片方每集收益可能仅百元。彼时中国的原创市场还在重新再起步,大家都摸索着怎么往前走,“当时也没有产业支持,做原创需要自己不断投入。”在这个摸索过程中,喜羊羊也成为了早期在电影市场收获商业价值的国动IP。播出数年后,IP已经拥有逐渐积累了用户基础,第一部大电影《喜羊羊与灰太狼之牛气冲天》由此启动。
这是个冒险的决定,自1999年《宝莲灯》上映后,十年间仅有不到20部国产动画电影上映,且票房普遍惨淡。《喜羊羊与灰太狼之牛气冲天》在2009年寒假上映后,这部成本仅600万的电影最终卖到了8600万,刷新了国漫电影票房纪录。当《喜羊羊与灰太狼》再次回到电影市场时,动画电影行业已经经历了飞速发展,《西游记之大圣归来》,《哪吒之魔童降世》先后刷新国产电影的票房记录,这也让市场竞争也更加激烈。
对这个20岁的IP来说,系列电影的重启还在起步阶段,就像从《喜羊羊与灰太狼之筐出未来》后,大电影从春节档来到了暑期档,但到底哪个档期最合适,黄伟明认为还在磨合和尝试,“其实我们会在不同档期看,没有说一定要在哪一个档期。”《喜羊羊与灰太狼》走到今天,既是中国原创动画发展的一种缩影,也不断暴露出在产业、创意和受众之间微妙的拉锯。
查看全文
相关推荐
四款好剧任你挑选!
362
43188 已阅读
皮克斯奇幻温情力作
8238
1351 已阅读
《书卷一梦》癫到我了
1208
43211 已阅读
这脑洞绝了!
5628
43048 已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