为什么这么勇?

好看
台湾的棒球运动源自于日治时期,而日本棒球运动则又受美国影响甚深。但日治时期主要是学生棒球比赛,公允来说只是埋下了一颗培养兴趣的种子。跟成年人职业化市场化尚不沾边。体育世界有一个颠扑不破的道理,任何一项运动仅靠深山老林里打野练成世界冠军那是金庸小说,唯有系统、科学、专业的职业化、市场化才是保证能持续出成绩,英雄辈出的唯一正确道路,台湾棒球从民间流行到长期维持世界一线,直到问鼎世界冠军的成长之路就再一次验证了这个真理。
日治时期台湾棒球的最高峰是1931年嘉农获得日本高校甲子园的亚军,号称「天下嘉农」。嘉农棒球队有三分之一是日本人,三分之一本岛人,三分之一南岛语系原住民,教练是日本人,赢得甲子园亚军一次,此后就没有更好的成绩。原因是,日本殖民时代,台湾棒球始终停留在学校体育这一个层级,最多到高校。然而,真正国家级的运动竞赛则属于成年人体育,甚至大学队都还不算,毕竟世界大学运动会和奥林匹克运动会完全不是一个等量级。
在1970年前后,政府拨款在各级学校广设球队,购买球具,兴建球场,设立优秀选手保送升学和奖学金制度,最后协助球员出路。也就是国家财政、体育和教育制度全力配合,加上庞大球迷的支持加油。经年累月,始有所成。只有运动员毕业后有好的收入前景,发展前进,才会不断有优秀的年轻运动好手投入,形成源源不断的运动发展体系。这是整体的国家体育建设工程。这才是台湾棒球运动崛起的新起点,同时也激发全民齐心努力、奋斗不懈的精神,并表现在所有领域的飞跃进步。它不仅是棒球运动而已,而是福尔摩沙全民拼搏逆转胜的史诗,于集体,已永载史册。于个人,则是难忘的甜蜜梦幻的岁月。
棒球运动,从中华少棒队勇夺世界少棒锦标赛冠军,开启了少棒、青少棒、青棒三冠王以及成棒、职棒运动的全民棒球运动。最高峰是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,中华队击败日本和韩国,勇夺亚军。历经30年全民共同的奋斗努力,中华成棒已与日本为同一水准。
1990年3月17日,中华职业棒球联盟成立,台湾的棒球运动自此进入另一个全新的多元发展阶段。中华职棒开打后的数年间,台湾的棒球运动呈现出一番欣欣向荣的景象。球员的待遇提高,在生活无虑之下,有更强的意愿在球场上拼搏,比赛因而更为精彩。而大批球迷涌进球场观战,新闻媒体也大幅报导,使得球员的社会地位提升,俨然成为青年朋友崇拜的对像,从而掀起一片前所未有的棒球热潮。
2024年世界棒球12强赛冠军赛,中华队以4:0击败日本队,不仅是首度称霸12强赛,也是队史第一次夺得国际三大赛(奥运、WBC、12强)冠军,写下台湾棒球史无前例的一页,同时也中断了日本队在国际一级赛事的27连胜。
查看全文
相关推荐
陈都灵化身复仇黑莲花
3705
42429 已阅读
高能反转揭开惊天迷局
4041
30319 已阅读
古装悬疑剧的新惊喜
1134
17239 已阅读
消失的“星女郎”
3017
37828 已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