杨幂是怎么控制情绪的
好看
游戏、盲盒……生活里的零碎画面,似乎都是通往自我成长的一门门课程。采访里,杨幂反复提到,自省很重要。而与之相对的,这些年接受采访时,杨幂聊得最多的就是“情绪”。她曾经说过“戒掉情绪”,后来她意识到,拥抱情绪或许是更好的方式,“不论好坏,都想接纳和拥抱”。但最近几个月,杨幂思考的角度又发生了转变。托尔斯泰说,大多数人都想改变这个世界,但没有人想改变自己。杨幂显然是托尔斯泰口中的“少数人”——在察觉到自己情绪涌起的时候,她选择观察自己。“观察自己情绪升起来的原因,然后从自己身上找问题。”
杨幂打了个比方。孩子遇到大人就有糖吃,这件事在之前的十个大人身上都奏效,到了第十一个人,不给糖,于是孩子就开始哭。“很多时候,我们的情绪升起来,是因为我们把自己当回事了。”杨幂说,这种逻辑可以带入生活中的每一处场景,无论是亲密关系还是职场沟通,似乎都能解释得通。“那到底是别人的问题还是自己的问题?举一反三之后,就会发现确实是自己的问题。是不是因为我对世界的了解还不够?是不是因为我的维度还不够,以至于我用单一的方式无法与更多人交流?”
她也会与朋友讨论,朋友一针见血地告诉她,这些不同的应对方式,最后指向的都是自我的选择:选择做小孩,还是选择当大人。这种状态无关年龄大小,而是解决问题的方式选择。
杨幂庆幸身边有一些“不惯着自己”的朋友,在她钻牛角尖总也想不通的时候,与朋友沟通总会带来醍醐灌顶的感受。但更多时候,她倾向于自己解决问题,她也相信,这些思考和成长,最终要靠自己来完成。过去也许会生气、委屈或者不服气,但在学会观察自己之后,杨幂发现了一片新的天地。
“推翻自己以往的思维方式、跳脱出惯性思维之后,就能看到更多的方式和可能性。”杨幂说,自己近来最开心的几个瞬间,都发生在这些寻找到更多可能的时刻。开心并非转瞬即逝, 因为同样的过程大可以举一反三。“当有些事情让你烦躁的时候,可以换个角度想想。这样与别人的交流会更加顺畅,而最后,受益的一定是自己。”

查看全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