草莓不能吃了?
好看
草莓因酸甜的口感和丰富的果汁受到人们的喜爱。然而,网络上流传着一种说法,称“食用草莓后会引起发烧和咳嗽,症状类似感冒”,并警告大家“近期的草莓不宜食用”。这到底是不是真的?
1. 草莓上农药残留量很大?
连红莉介绍,在种植草莓过程中,只有在定植草莓苗时使用一点点农药,主要是为了将草莓苗可能携带的病菌等杀死,重在预防,而且相关农药不会对食用安全造成影响。而从草莓开花到果实成熟,不会使用农药,因为使用农药得不偿失。花期打药会对草莓果实品质造成较大影响;开花后,如果打农药,会造成蜜蜂死亡,影响授粉和结果。
2. 草莓存在“除草剂”超标?
草莓大棚的种植大多是地面覆盖薄膜的,目的是防止草莓触地以后发生霉变而降低品质和产量,同时也能抑制杂草生长,所以草莓棚内基本没有草害威胁,根本不需要打除草剂。另外,草莓是草本植物,对除草剂非常敏感,施用除草剂对它会有不同程度的伤害,甚至杀死幼苗,很不值得。
3. 草莓掉色是因为染过色?
不是的。草莓表皮较薄很娇嫩,清洗的时候稍微暴力一点就可能会弄破草莓的组织,导致花青素跑了出来,这种成分易溶于水,所以水会变色。
4. 空心、畸形草莓打了激素?
草莓空心和激素没啥关系,与草莓的品种、生长环境等有关。比如甜查理等品种,自身的果肉密度较低,当中较为松散,可能会出现空心;如果缺乏硼元素也会导致果实出现空心;营养供应不足或采收太晚也会导致空心。品种是导致草莓空心的主要因素,同时也是导致草莓畸形的一个因素。种植草莓过程中无论是否使用氯吡脲(膨大剂),随着草莓个体的增大,果实空心畸形的风险都将增加。
5. “大草莓”是用了膨大剂?
高级食品检验员王思露曾在健康时报刊文介绍,草莓个头的大小与草莓品种、栽培措施有关。如甜查理草莓的果实特别大,单果重可达40-50克,是小果品种丰香果重的2.5倍以上,和激素没有关系。即使同一品种,如果在种植过程中,通过疏花疏果和加强肥水管理等栽培措施,也可以让草莓结大果。此外,杂交选育的草莓品种结出来的果实也可能增大果实的个头。而施用了膨大剂(氯吡脲)的草莓不仅颜色和正常草莓不一样,而且很软,果皮变薄,手轻轻触碰就会落上指纹印,很难采摘下来,所以草莓一般不用膨大剂。
6. 太甜的草莓加了甜蜜素?
这种说法是没有根据的。草莓属于比较“娇气”的水果,如果使用了甜味剂果实会迅速烂掉。而且,它会使水果储存以及运输时期变短,使商品失去价值。事实上,草莓的糖度与品种、果实成熟度密切相关,不同品种的草莓,甜度不一样。同时,水肥和气候对甜度的影响也很大。同一个品种在不同地方、不同年份口感也会有差异。
7. 白草莓是转基因的草莓?
白色草莓的培育主要依赖于育种技术,利用植物自身的遗传变异来达到改良目的,而非转基因。此外,白色草莓的果糖含量会高一些,吃起来更甜,但在其他营养价值方面,白草莓与普通草莓的区别并不大。

查看全文